第2章 竹溜子

小说:第1章何尝不是一种新生 作者:指尖灵 更新时间:2024-07-10

一辈子,因为一场天灾,完完全全地改变。

现在,家人都在,自己的腿脚也完好无损,距离那场天灾还有一年零八个月,对于陈安来说,这就是个机会,改变一切的机会。

他怎能不高兴?

虽说上辈子没有走出过所属县城的范围,但好歹虚活了几十年,耳濡目染,仍然知道不少山里山外的事儿,自然也知道不少在山里山外边捞钱的门道,凭借这些,过好日子,足够了。

他没什么大的本事,也没什么大的追求,只是想以一个正常人的方式,重走人生路,领着一家子富足、安康就行。

世人眼中的米仓山只是个多年没有摘掉贫穷帽子的穷乡僻壤,实际上却是实实在在的福地。

早在远古时期,巴人射虎就发生在米仓山。

三国时期,诸葛亮出师北伐,厉兵秣马牟阳城,闲暇之余,将士在附近山中狩猎以补充粮草。

后来,历朝历代,米仓道作为联系川陕两省的重要通道,商行客旅往来不断。

近代,米仓山因山深林密资源丰富,成为躲债、逃荒人的天堂。

即使到了六七十年代,远有营山、仪陇,近有汉中、长赤、正直等地的人口迁入山里。

其实,他们就是奔米仓山而来。

米仓山无边无际,山里有无数的药材、无数的飞禽走兽,只要手脚勤快,胆大心细,就会有收获,就能吃饱穿暖活得富足滋润。

他此时此刻,一点都没有进城为了房、车打拼,把自己活得像头老牛的念头。

他很清楚自己的情况,没啥文化知识,比个小学生也强不了多少,看文识字没啥大问题,再高深的,研究起来就费劲了。就这点文化水平,还大多是村里两个玩的很好的下乡知青的功劳,至于经商,他是真没啥经验,只能看以后的际遇再说。

陈安其实也很想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,但现在选择出去,未必有待在山里混得好,毕竟,山里才是他真正熟悉的地方。

或许,在山里还能活得轻松自在些。

山里人羡慕城里人的便利生活,殊不知,厌烦了城里快节奏的喧嚣,同样有不少城里人羡慕山里人慢节奏的日子。

在哪儿都是活,图啥?

不就是图活个轻松惬意吗?

少不入川,老不出蜀,归根究底,就一句话:这地儿安逸!

陈安决定就扎在这山里了,至于外出看世界,得过上些年再说。

何况,在这年头,山里山外,貌似区别也不是很大。

这么一想,他忽然觉得周边连绵无际的山峦都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。

就连自己穿着的大脚趾头跑出来透气的黄胶鞋和打着数个黑布、蓝布补丁的衣服裤子,都变得舒坦。

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。

庆祝家人都在。

庆祝自己腿脚完好,能以一个正常人重新开始!

人逢喜事精神爽,当有美味相伴。

略微想了下,陈安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竹溜子,也有了吃竹溜子的第一个理由——高兴。

蜀地之人管竹鼠叫竹溜子、吼子或是毛二娃,其肉鲜美,为蜀中名肴。

历史上,竹溜子最北到达河北北部,到陕西汉中一带,后来气候变迁,不断向南退缩,最后在长江流域大量繁殖。遇到天灾粮食严重匮乏,竹溜子却遍地都是,秦陕一带的灾民就靠着捕食竹溜子度过最为艰难的时刻。

米仓山属大巴山,为川陕交界所在,大巴山属秦巴山系,而秦巴山系,也是秦岭这条号称大地之脊、南北分界线的山系的一部分,正是竹溜子很常见的地方。

竹溜子,可以说是在这山里,最是容易获得的野物,也是不折不扣的美味。

想到这儿,陈安兴冲冲地下楼。

现在太阳刚出来没多久,山里人通常一天就两顿饭,离吃早饭的时间还很早,今天没啥事儿,趁着这功夫,到山里搞上几只竹鼠回来,到晚上让全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,也是桩好事儿。

听着楼板上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,火塘边正在用铁鼎罐煮着红苕的瞿冬萍抬头看向楼梯口,看到陈安下楼,她用火钳将埋在柴火里烤着的红苕扒拉出来两个:“陈安,红苕烤熟了,快过来吃。”

陈安走到火塘边看了下,随手拿起一个滚烫的红苕,边拍边吹,弄掉上面的草木灰,指甲歘欻欻几下刮掉烧焦的表层,然后剥掉红苕皮,露出黄红的内里,诱人的香甜气味逸散开来。

说实在的,陈安对红苕,有些小时候的特别记忆,可以说是爱恨交织,恩怨纠缠。

打心底里,他心里是非常抗拒的。

红苕是高产作物,在蜀地,亩产可达三四千斤,曾是救荒食物的不二之选。

早些年,几乎年年都要闹春荒和夏荒,都是半个多月左右,吃的几乎都是红苕干磨成粉,掺上应季的野菜或是蔬菜做成的菜糊。

到了现在,和苞米一起,一样是家里的主粮。

山里土地贫瘠,地块不大,没有后世的高产种子和化肥,自己留种的苞米产量实在感人,但对于红苕来说,却是极易生长,而且长得很大很壮实,能很好地补充苞米不足的问题。

至于大米,少想!

红薯干,因为切片晾晒时没有削皮,也没有仔细去烂疤、挑虫眼,全都带有一丝苦涩味,尤其是虫眼里,甚至还有些泥巴,吃上去的口感可想而知。

不过,那时候有得吃就不错了,实在是不敢挑,挑了的后果就是饿肚皮。

这还不算,陈安还吃过不少时间的红苕藤。

红苕藤就是长在地上部分的红苕叶和茎,后世的城里人估计很多都没见过。

在蜀地,红苕藤历来是用来喂猪,人不吃的。

但为了省粮,老妈耿玉莲会将家里那五分自留地里的红苕藤割回来洗干净,下锅焯一下,捞起来密密切碎,再和用少得可怜的菜籽油炒过的泡酸菜、泡辣椒、泡姜同炒,做下饭菜。

这样的红苕藤,陈安吃完不到一个小时,就感觉痨肠寡肚,嘴里不住流清口水。

现在穷,不比后世,人们为了调节饮食,追求健康或是改善口味才吃红苕当粗粮。现在不单白天吃红苕稀饭,晚饭也是白水煮红苕片儿汤,经常连苞米面都不加,还是拌着泡酸菜吃,真是吃得人心(胃)里发烧。

陈安真是吃红苕吃伤了,以至于家里遭灾后,哪怕生活不如意,他也有十多年的时间拒绝吃红苕。

也许正是因为红苕与苦难关联,在巴蜀,“苕”是个贬义词,骂人“苕”,犹如骂人愚昧、落后、土包子。

但现在,看到这柴火灰里烧出来的红苕,他却又想起,这份香甜,也曾给他带来过不少美好的回忆,时隔多年,似乎还有些惦念,忍不住吞了吞口水。

章节 设置 返回

上一章 | 章节目录 | 下一章

章节X

第1章 何尝不是一种新生 第2章 竹溜子 第3章 火上浇油 第4章 有恩报恩,有怨报怨 第5章 想吃肉不容易啊 第6章 不见天,不咬人

设置X

保存 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