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潮热心事》这部小说构思不错,前呼后应,侬影文笔很好,思维活跃,沈徽林项明峥是该书的主要人物,小说内容节选:他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,将视线移到一边,随口道:“你父亲挺关心你,找人拍了不少你的照片。”吊起的心重重落了回去……
沈徽林一个人进了学校。
路过保安亭,走在树木葱茂的梧桐大道时,三三两两骑着车的学生路过。
走到教学楼时,迎面碰到了几个同学。
从研二开始,沈徽林就不在学校住,和同学相处的机会不多,几乎都是点头之交。
沈徽林和外向的班长更熟悉一点。
打过招呼,乘坐电梯一起上楼,同学说起这次答辩的专家组。据说其中一个老教授格外严厉,说话不留情面,去年当场骂哭过一个学生。
班长看沈徽林一直没说话,开口问起沈徽林,申市电视台的待遇怎么样。
沈徽林之前在那里实习过一段时间,回答说:“挺好的,台里规章很灵活,不用打卡坐班。”
同学:“真的吗?我在考虑要不要投简历。”
沈徽林说了一些基本情况。
同学听完说:“就是工资太低了。”
几个人又说起从事本专业工资低的问题。
新闻行业,这种高付出低回报的工作,沈徽林接受,他们不一定能做。
他们知道沈徽林家境挺好的,虽然她很少透露个人情况,平时做事也很低调。
同学私下讨论过,她穿衣不露LOGO,但基本都是名牌。南方人,父亲是做生意的,母亲好像是哪个医院的外科医生。
说话间电梯已经到了,几个人往教室走。
沈徽林落后了几步,同学停下来等了一会儿,班长视线落在沈徽林的身上,看了好一会儿。
等沈徽林走近了,她说:“我发现你有点儿不一样。”
沈徽林的脚步顿住。
这样宽松的裙子,应该看不出来什么。
就算看出来了又能怎么样呢?普通同学,不会管她是否早婚早孕。
只是她这段时间被周围的人弄得高度紧张。
回到这里,才确切体会到原来生一个小孩儿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。
班长笑着说:“我发现你又变漂亮了,刚才看到你的时候就想说了,美得让人眼前一亮又一亮。”
沈徽林莫名松了一口气,面对客套夸人的话,说了一句“谢谢。”
进了教室等了几分钟,其他人陆陆续续都到了。
一个专业将近二十位同学,答辩进行的很快,沈徽林的顺序在后面。
结束之后准备离开,又被学校通知,要是方便,下午在学校拍毕业照。
学校挺会利用时间,可能是觉得后期工作、实习,要是再拍都凑不齐人数。
有几个住在学校的同学要回宿舍补妆换衣服,问沈徽林要不要一起去。
沈徽林看着手机里姜琦发来的消息,摇头说不用了。
下楼后和同学约好下午在操场见面,沈徽林转身去了另一栋教学楼,那里材料学院的学生也在答辩。
沈徽林坐在一楼的沙发上等了几分钟。
一个留着鲻鱼短发,身量高挑,面容冷淡的年轻女孩儿走了过来。
“林林。”
沈徽林听到声音回头,姜琦手里拿着两杯冷饮,步子很大,径直到了她身边。
手里的东西还没来得及放下,视线落在沈徽林的身上,上下打量了好一会儿,确保她四肢健全,才松了一口气。
沈徽林往旁边让了一下,示意她坐下来。
姜琦刚坐下,“你······”
想问的太多,刚开口又停住了。
过了一会儿,沈徽林说:“你答辩结束了吗?”
“刚结束,去买了点儿喝的。”姜琦将手边的饮品递了过去,“给你点的常温。”
沈徽林伸手接过。
姜琦说:“你还知道回来啊。”
沈徽林带着笑看她,拉住了她的胳膊。
姜琦将目光落在沈徽林的肚子上,“四个月了吧,怎么看不太出来。”
沈徽林看着她,又低头将裙子往后拢了下,小腹有了突出的痕迹。
姜琦伸手去摸,看到有人路过,又将手放了下来。
两人去食堂吃了午饭,往操场的方向走。拉着沈徽往操场走。
“你这样一个人待在国外真的没事吗?”又抨击项家,“真的有大病,都说了小孩儿出生后和他们没关系,为什么一定要把你待在外面。”
话虽然这样说,可姜琦知道沈徽林和项明峥之间的所有事情,虽然沈徽林没告诉她,但也能猜到几分。
项家人不信任沈徽林,哪怕已经达成了协议,沈徽林拿钱和基金走人,生下的小孩儿也不会和项家扯上半点关系。
可是他们还是预防一切意外,不让风声走漏。
这样谨慎,可能是项明峥的大哥正在调动的关键时期。也可能是因为项明峥要订婚了,订婚对象并不好糊弄。
-
校门口停了许多车,毕业的这一天,有学生家长来学校。
保安拦住了来往的车辆,通过半降的车窗,提醒里面坐着的人,校外车辆不能进入学校。
驾驶座的是个男生,眉眼间带了几分不屑,“我不能进去?”
保安重复了一遍,“校外车辆不能入内。”
男生笑了一声,“你知道我是谁吗,要我给你们陈校打个电话?”
以往接触的大多是学生,比较好说话,哪里碰到过这种刺头。
保安看着几步外的豪车,犹豫了一下,“我得按规章办事。”
男生旁边的人嗤笑一声,“规章是个什么东西?”他带着几分看好戏的表情,“阮澈,还等什么,打电话。”
叫“阮澈”的男生拿起了身侧的手机,开始翻通讯录。
“很好玩儿?”传来低冷的一个声音,保安这才注意到后座还坐着一个面容倦淡的年轻男人。
阮澈立即停止翻动手机,扭头看了眼后座。
倒时差补觉的项明峥抬眸随意看了一眼,又闭眼休息,“倒回去,停在外面。”
“那我们······”
项明峥:“你有腿吗?”
阮澈还想说什么,被副驾驶座的杜磊拍了一下胳膊。
车子倒了回去,停在了校外的林荫道下。
在下车之前,阮澈对靠在座椅里的项明峥说:“二哥,你先在这儿等一会儿,我们估计很快就结束了。”
杜磊抱着一束花搭腔,“你确定很快能结束,我敢打赌,**拍照至少三小时起步。”
阮澈道:“不就是毕业照,不可能那么久。”
杜磊笑他单纯。
关上车门的时候,阮澈又说:“二哥真的不进去吗?”
项明峥闭上眼睛睡觉,没有任何表情的时候神情很冷漠。
阮澈不觉得意外,他还没有天真到认为自己妹妹能有那么大面子,请得动项明峥来参加她的毕业典礼。
放轻动作关上车门的时候,阮澈在心里想项明峥来这里的用意。
那个女学生也是申大的。
可不是早就断了吗?
比起相信项明峥是情种,对那个学生余情未了,阮澈更愿意相信事出凑巧。
最近一段时间阮澈和项明峥一直因为项目待在洛杉矶,今天刚落地。阮澈接到阮溪的电话,让他来学校帮忙拍照,项明峥懒得换车回去,就说一起来。
车内的冷气很足,外面炽热的阳光落在车上也没什么实感。
等两人走远了,项明峥随意看向了车窗外。
景物很熟悉,曾经有过两次还是三次,他的车子停在这个位置,等下课的人来找他。
有一次是在晚上,她匆匆从学校里出来上了他的车。他在车上亲了她,那次好像是他们第一次接吻。
第一次……记得这样的词,项明峥都有些意外。
收回视线的同时,想起了不久前的那通电话。
-
通知拍照的时间是下午两点,还没到时间,操场上已经汇集了不少人。
沈徽林拍团体照的时候,姜琦一直等在一边,在等的时候拿着相机给沈徽林拍照,看着定格的清冷女生,冷酷的神色软化了几分。
等拍完了,两人去了看台的阴凉处。
毕业季总是过得焦灼又匆忙,不少人都穿着学士服在和同学老师合影留念,其中也混杂了一些校外人员。
姜琦视线落在操场的一侧,半晌短促的笑了一声。
沈徽林问:“怎么了?”
姜琦:“怎么在哪里都能看到她。”
说着抬手指了下靠近足球门的位置,距离看台并不远,沈徽林看到了一个穿着工科学士服、长发微卷的女生。阮溪,学校里的风云人物。
“还是这么不喜欢她。”沈徽林咬着吸管喝东西,给出评价。
一起读书三年,沈徽林听姜琦吐槽阮溪两次,对于一向少话的姜琦来说,这个频率不算低。
阮溪是公认的关系户,家里背景雄厚,读书只是为了镀金。
用姜琦的话说,阮溪人挺可爱,可做出来的事不怎么可爱。
曾经完成小组作业的时候,姜琦和她分到一个组。阮溪不仅没科研能力,态度也很微妙,总得来说就是什么都不做,但会拿组员的学术成果。
姜琦说按照阮溪目前做出来的成果,根本达不到毕业的水准。甚至被扒连毕业论文都是找人代写的。
姜琦道:“半瓶水,她还非得晃荡。谁都知道她是怎么一回事,可她蹦跶的挺高,不仅要名,还要实际的好处。”
沈徽林问:“怎么了?”
“一点儿小事。”姜琦说。
几天前阮溪一开口,就轻轻松松占掉了姜琦的优秀毕业生名额。
“虽然早知道人人不是生来就平等的,可一看到她这样,我就觉得自己三年在实验室做那些数据都是笑话。”
沈徽林一时不知道怎么安慰。
人头攒动的操场,身影杂乱。
沈徽林目光停顿。
来来去去的人那么多,那个挺然的身影格外显眼。
穿着休闲的黑色上衣,身形出众,靠在球门旁等着阮溪他们拍照。
或许是察觉到了注视,项明峥侧身抬头往上看。
看向看台上穿着黑色裙子的女生身上。
他的目光直白又理所应当,像是他们之间没有经历过撕破脸的时刻,也没有分开过这么长一段时间。
他对很多事情都不在乎。
沈徽林身边的女生说了一句什么,沈徽林就移开了视线。
不一会儿,两人从看台上下来,走出了操场。
项明峥收回目光。
身体原因,他最近都没怎么抽烟。
这时候像是烟瘾犯了,心里浮现了一些难耐的躁意。
不明显,却也没办法忽略。
阮溪拍好了几张照片,拿给项明峥看,“二哥,哪个好看?”
项明峥随意瞥了眼,“都很好看。”
阮溪说:“认真点儿。”
“都不好看。”
“……”
阮溪扭头看阮澈和杜磊,“要你们有什么用。”
阮澈几十分钟白干,不由吐槽:“你听哥瞎说,他能有什么审美。”
杜磊也应和。
这些话没用,阮溪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典型的“唯二哥主义”,项明峥的话就是金科玉律。
“别废话了,快重新拍。你会不会拿相机啊?服了。”
“我才真服了。”阮澈看了一眼项明峥,突然问:“看什么呢?”
项明峥还没开口,杜磊一脸神秘说:“项少在看美女呗,不得不说,申大女生很漂亮。”
项明峥没应声。
杜磊:“就刚才那个从看台上下来的女生,挺清纯,白成一道光了。腿又细又直。”
项明峥的笑意收敛了一些,看了杜磊一眼,“眼睛视力不错。”
看着项明峥要笑不笑的表情,杜磊原本要应话,又觉得怪异。突兀的停住了。
阮澈扫了眼杜磊,“看女生看那么仔细?”
“没有。”
两人还说着话,项明峥转身提前离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