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代网文写手“秦岭北山月”带着书名为《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》的武侠仙侠小说回归到大众视线。这本小说以其独特的背景设定和出色的剧情展开,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。慕容皝怒拍王座,大声呵斥道:“都给我住口!不论谁继承王位,燕国日后的安稳皆需尔等兄……
“你们是否要选择穿越回去,改变历史,复建第六个燕国?”
慕容轩和林婉清并肩而立,站在楼观台的观主王道义面前,四周的气氛仿若凝固,沉重得让人几乎无法喘息。
王道义目光深沉,凝视着二人,缓缓说道:“慕容世家五次艰难建立燕国,可每一次建国皆伴随着惨绝人寰的大规模杀戮。那费尽心力构筑的燕国,宛如昙花一现,迅速凋零,且每次都伴随着慕容家众多子弟的惨烈身死。林家一心复建赵国,可这执念亦是屡屡给无辜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。赵国与燕国,恰似这楼观台山顶的缥缈烟云,本应早早消散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,此乃人力无法阻挡之必然。”
慕容轩眉头紧锁,痛苦与挣扎在他的眼中交织闪烁。家族往昔的荣耀与深重罪孽,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复国与悲惨覆灭,如同一幕幕挥之不去的可怕梦魇,在他的脑海中反复浮现。
林婉清轻轻咬着下唇,贝齿轻陷,那细腻的唇瓣泛出一抹苍白,她的内心同样被纠结与矛盾重重缠绕。
王道义神色肃穆,继续言道:“我于此地,已是第六次与你们慕容家和林家之人会面。此前的五次,他们无一例外,皆毅然选择穿越回往昔,企图重建燕国。而今,轮到二位,不知你们此番又将作何抉择?”
慕容轩和林婉清听闻此言,双双陷入了极度艰难的两难困境之中。
慕容轩的脑海里,家族先辈们为复国舍生忘死、前赴后继的身影不断浮现,他们不惜一切代价,可最终的结局却总是那般残酷无情,令人心碎。
林婉清的思绪则飘向了赵国百姓曾经遭受的水深火热之苦,她满心不愿重蹈覆辙,让悲剧再次上演,可家族赋予的使命又如同沉重的枷锁,让她难以轻易割舍。
就在此时,王道义神情庄重地提及了两部神秘莫测的经书——《道德经》与《仁义经》所蕴藏的秘密。
原来,这两部经书所蕴藏有强大力量,能够开启天门,可以让人穿越至百年之前,扭转乾坤;或者两部经书的持有者也可以放弃穿越,将两部经书蕴含的气运与天下百姓共享,为后世缔造一个长治久安、长达百年的太平盛世。
慕容轩和林婉清对视一眼,在彼此的眼眸深处,清晰地看到了那浓郁得化不开的犹豫与深深的迷茫。
他们心里无比清楚,这个艰难的选择,不仅将决定无数人的生死命运,更将对历史的走向产生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。
公元436年,当慕容世家建立的第五个燕国覆灭时,整个中华大地深陷混乱,九州之内,无一安宁之所。
从北方到南方,从西域至东海,各方势力相互攻伐,烧杀抢掠无休无止。
强盗横行,烧杀**,百姓朝不保夕。
道路之上,流民成群,拖家带口,艰难前行,却不知生路在何方。
面对如此惨烈之景象,是选择穿越回去扭转乾坤,复辟燕国;还是让未来之百姓享幸福之生活?
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抉择?
如今,这道命运的难题正摆在慕容轩与林婉清面前:他们选择了后者。
放弃穿越回去复国,不是谁都可以轻松做到。对于执着于复国的慕容世家来说,这样的选择似乎更难一些。
慕容世家在历史上是那么的独特,那么的充满传奇色彩,以至于每次读到他们家族的故事,我都不禁要问:
历史上可曾有比慕容世家更为悲壮、令人叹息的家族吗?
又可曾有像他们这般执着于复国,屡败屡战的家族吗?
亦或是如他们一样,崛起迅速却又昙花一现的家族吗?
答案是没有。
后世再也未曾出现如此独特的家族。他们在短短百年间,先后建立起五个燕国,然而却因种种难以捉摸的决策与变故,导致这些燕国又都迅速走向覆灭。
灭国—复国—灭国—复国—灭国,仿若一个无法挣脱的宿命怪圈,死死套住了慕容世家。
这一次慕容轩和林婉清决定摆脱家族魔咒,不再重建燕国。
他们两人于终南山下的楼观台,将象征天道的《道德经》与代表人道的《仁义经》恭敬地交付给终南山楼观台的观主王道义。
就在这两部经书于楼观台相互交融的瞬间,天地变色,奇异景象骤现。
楼观台乃至整个长安的上空,紫气氤氲,汹涌翻腾,似在宣告一个辉煌盛世即将磅礴降临。
180年后,人类历史上最为昌盛、强大的封建王朝——唐朝横空出世,恰如他们心中所愿。历经500年战火洗礼的中原大地,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,各民族之间也步入了短暂的和睦共处时期。
自那之后,长安成为了民族融合的核心枢纽,大唐则傲然成为世人敬仰的天朝上邦,三百年间,万邦来朝,极尽繁华,铸就了一段震古烁今的传奇佳话。
然而,因将天道与人道的运势与天下苍生共享,慕容轩和林婉清失去了穿越回去超凡入圣的机会,失去了长生不老的机会。
此后,二人便隐匿于终南山中,绝迹尘世,再未踏出山林半步。
而那《道德经》与《仁义经》两部经书究竟为何拥有扭转天道与人道命运的超凡伟力?这一切的渊源,需从春秋时期细细道来。
春秋时期,历经295年,犹如一座伟大的思想熔炉,铸就了中华民族未来几千年的精神脊梁,深深雕琢出我们民族独特的价值观与文化烙印。
当时,百家争鸣,衍生出诸子百家;伟大的思想家们仿若群星璀璨,在历史的夜空中熠熠生辉。老子与孔子就是当时最为耀眼的双子星。
两位圣人倾尽毕生心血,铸就了两部开启人间凡人成圣之路的经书——《道德经》与《仁义经》。
传说中,只要能融汇贯通两部经书的深刻道理,则可拥有长生不老之躯,获得统治世间的权柄。
《道德经》是天道法则的化身,深邃神秘,宇宙至理尽在其中,引领人们窥探天地自然的奥义。
《仁义经》则是孔子铸就的人道丰碑,承载着儒家智慧精髓,人性、伦理与社会秩序皆在其间。《仁义经》后来又经过孟子进一步完善,成为世间人道气运的化身。
但是这一切都是传说,至于两部经书如何让凡人获得统治世界的权柄和长生不老,则没有人能说清楚。
秦王嬴政,奋六世之余烈,其雄心壮志如燃烧的烈焰,席卷天下。
他以雷霆万钧之势,横扫六国,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雄才大略。
他是伟大的征服者,是统一华夏的霸主,其功绩震古烁今。
然而,他也是冷酷无情的独裁者。
为求长生不老,他以虎狼之势掀起了一场吞并六国的残酷战争。
秦军所至,硝烟蔽日,战火燎原。无数家庭破碎,无数生命消逝,只为满足嬴政那对长生的疯狂渴望。
六国被征服后,嬴政将世间智慧的象征——蕴含天地至理的《道德经》和《仁义经》,以及各门各派的武功秘籍、兵法韬略、奇珍异宝,统统收入秦王宫。
秦王宫,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雄伟巨兽,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威严之光,它是嬴政权力的核心象征。各宫殿暗门密道错综复杂,仅有皇室亲信才知晓一二。
嬴政登基为帝,自号秦始皇,妄图万世统治中华大地。
可由于他横扫六国时杀孽过重,血腥之气如影随形,行事又急功近利。虽坐拥《道德经》和《仁义经》,却始终无法参透其中奥秘,天象的紫微之气反而日渐暗淡,预示着秦王朝的统治即将土崩瓦解。
为了自己的长生不老梦,为了自己能万世统治世界,他必须尽快解开两部经书的秘密。
秦王嬴政渴求长生不老,欲从《道德经》与《仁义经》中觅得大秦万世统治之法,遂召天下剑客名士于秦王宫,共解经中奥秘。
一时间,秦王宫精英汇聚。文雅之士与仗剑侠客纷至沓来,皆候君命。
然而,日子一天天过去,这些人始终没有进展,秦始皇的耐心逐渐消磨,怒火在心底燃烧,宫殿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氛。
天下人皆知嬴政的手段,于是各人皆心怀各异,有人真心求解,有人盘算退路,还有人伺机谋取私利。
在这群名士与剑客当中,赵国剑客盖聂对秦始皇可谓恨之入骨,他立誓定要阻止秦始皇长生不老。
盖聂是一位执着之人,他内心认定的事情,谁也改变不了,可是谁也想不到,他的这个执念竟然能让子孙延续500年之久。
昔日秦国灭亡赵国时的惨烈景象,时常在他的脑海中萦绕,挥之不去。
长平一役,赵军四十余万士卒惨遭坑杀,赵国壮丁数量锐减,妇孺悲声哀嚎,一时间,邯郸城内户户披麻戴孝。
邯郸之战,秦军兵临城下,疯狂强攻,城内外尸骸枕藉,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,伤亡之数难以估量。
王翦攻赵之战,秦军铁蹄再度袭来,赵国拼死抵御,却终究难挡其锐不可当之势,最终国破家亡。秦军所经之处,烧杀抢掠,**肆虐,赵国大地疮痍满目,饿殍遍野,哀嚎之声响彻天际。曾经繁华的邯郸城,如今只剩断壁残垣,赵国沉浸在无尽的悲惨境遇之中。
那一幕幕仿若人间炼狱的场景,深深地印刻在盖聂的心头,成为他永难磨灭的伤痛。盖聂从小苦练剑术,希望有朝一日能刺杀嬴政,重建赵国昔日辉煌。
盖聂借着在宫中破解《道德经》和《仁义经》的契机,一直在暗中窥伺,耐心等待着那稍纵即逝的刺杀时机。他之前早已多次冒险打探,将嬴政的寝宫路线熟记于心。
终于,这一时刻来临。当盖聂趁夜色秘密的潜入嬴政的寝宫之时,嬴政正沉浸于对经书的思考之中,盖聂猛地暴起,如闪电般向嬴政袭去。
然而,嬴政何许人也?他手持当时最厉害的神兵天道剑,身怀独步天下的武功——六合天地剑法。此剑法乃是嬴政遍览天下武功秘籍后,自创的君王剑法,霸道绝伦,内力更是刚猛无俦。
嬴政瞬间反应过来,身形一闪,天道剑出鞘,剑势如虹,凌厉的剑气四溢。盖聂只觉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压力扑面而来,嬴政的剑招快如疾风,猛若雷霆,每一式都蕴含着无尽的威力。
盖聂之前一直自诩为天下第一剑客,此刻才惊觉自己大错特错。在嬴政那威猛无比的剑法面前,他的招式显得如此苍白无力。嬴政的每一剑都仿佛能撕裂虚空,盖聂拼尽全力抵挡,却节节败退,身上多处负伤。
在激烈的交锋中,盖聂深刻感觉到,嬴政的秦国气数未尽,自己妄图以一人之力逆转天道,实乃蚍蜉撼树。但即便如此,他仍不愿放弃,咬牙坚持。
只可惜,双方实力差距悬殊,最终盖聂刺杀失败。幸好,嬴政在激战中并未认出盖聂,盖聂趁乱负伤而逃,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。
最终,盖聂迫不得已,唯有偷走《仁义经》,远遁江湖。他期望以此来打破秦始皇的野心,为这乱世谋求一丝转机。
谁知道,这个世间还有一位比盖聂还执着的人,此人不仅执着,而且性格极端,他的这个执念给后世带来了无尽的灾难,这个人就是燕国的太子丹。
此时,太子丹昔日的两位贴身护卫——姬逸与姬浩也秘密潜入了秦王宫。
而两位护卫潜入秦王宫,旨在盗取姜子牙耗尽毕生心血所著的《太公秘书》。世间传言,得此奇书者,便能拥有经天纬地之才,恰似当年姜太公一般,可铸就周朝八百年的江山。
于是,他们二人谨遵太子丹的临终托付,誓要重振燕国的辉煌,志在必得《太公秘书》。
想当年,秦国与燕国曾为友好之邦,秦王嬴政与燕国太子丹同为赵国质子,也曾在赵国共度美好的年少时光。
那时,他们相互为伴、彼此扶助,一同仰望赵国的苍穹,共同畅想成为各自国家君王后的美好生活。
然而,时光飞逝,世事难料,事态并未朝着他们当年所想象的方向发展。嬴政登基之后,野心勃勃,大肆扩张,周边各国相继遭殃,燕国亦未能逃脱。
为拯救燕国于危难,太子丹孤注一掷,派遣荆轲刺杀秦始皇。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日子,荆轲肩负着燕国的希望,怀着必死的决心,踏上了这条艰险无比的不归之路。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那般决然与悲壮。
可惜,最终刺杀以失败告终。秦王嬴政得知刺杀是太子丹所为,怒发冲冠,他的愤怒犹如火山喷发,气势遮天蔽日。燕国瞬间被浓重的毁灭阴影所笼罩。
嬴政对太子丹的这一举措深感失望,曾经的挚友,如今竟站在了对立面,令他心中满是悲愤与无奈。他逼迫燕王交出太子丹,燕王无奈,只得献上太子丹的首级。
姬逸和姬浩,亲眼目睹了太子丹壮志未酬、含冤而逝的惨状,那一幕幕犹如利刃一次次刺痛他们的心。
于是,他们精心乔装改扮,混入了这批被召集入宫的天下名士当中。
在秦王宫幽深的角落,他们小心翼翼地潜藏着,耐心等待着复仇的绝佳时机。他们深知此行万分凶险,但为了心中的信念和对太子丹的忠诚,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,毫无畏惧。
终于,他们成功潜入了秦王宫的一处神秘禁地。在那里,他们发现了传说中的《太公秘书》和充满神秘力量的《吸功大法》。尽管他们不确定能否凭借这些秘籍达成复仇复国的心愿,但此刻已无其他选择,他们毫不犹豫地将其盗走。
秦始皇得知《仁义经》和《太公秘书》两部秘籍连续被盗,怒不可遏,他的威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他脸庞因愤怒而扭曲,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,大声咆哮:“竟敢有人盗取朕的秘籍,朕定要将他们碎尸万段!”他当即下令在全国通缉剑神盖聂和太子丹的两位护卫姬逸、姬浩,务必追回秘籍。
整个秦帝国陷入紧张的搜捕氛围,大街小巷都有士兵盘查,挨家挨户地搜查,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。城门处更是戒备森严,进出人员都要接受严格检查。
然而,数年过去,姬逸、姬浩和盖聂三人却如人间蒸发,杳无音讯。秦始皇怒不可遏,他将这些从全国召集而来的剑客与名士,连同所有的武功秘籍、兵书,一并坑杀、烧毁,史称“焚书坑儒”,这场灾难令天下震动,无数智慧结晶毁于一旦。
姬逸和姬浩带着《太公秘书》和《吸功大法》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逃亡之路。为了彻底摆脱追捕,他们向着远离中原的北方草原进发。
在广袤的北方草原,他们与鲜卑族相遇。鲜卑族豪爽好客的民风,为他们提供了容身之所。
鲜卑族人看到姬逸和姬浩二人满身疲惫,热情地邀请他们到部落中休息。
在部落里,姬逸和姬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,于是他们决定在此定居。
由于他们两人自称“慕二仪之道,继三光之容”,于是在所居之地建造了慕容庄园。随着岁月流转,慕容庄园渐渐演变成了慕容寺,为了躲避秦国的追捕,他们不敢再以姬为姓,他们的后代改姓慕容,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。
凭借《太公秘书》中的智慧,慕容家在鲜卑族中逐渐发展壮大,无论是畜牧农耕、部落管理还是军事防御等方面,都展现出卓越的才能,家族人口日益增多,成为鲜卑族中较大的族群。
同时,《吸功大法》作为家族世代相传的武林秘籍,更是让慕容家在武林中声名远扬。
此功法神秘莫测,修炼者能吸取他人内力化为己用,威力惊人。
慕容家后人勤加修炼,在江湖纷争中屡战屡胜,令各路豪杰忌惮不已,江湖人称慕容世家。
另一边,剑神盖聂偷走《仁义经》后,向着茫茫西北疾驰而去。
为躲避秦始皇通缉,他隐姓埋名,后代改姓为林。
《仁义经》蕴含儒家核心智慧,林家世代研习,深受其熏陶,秉持仁义之道,广结善缘,得人和之利。
在江湖中,林家仗义疏财、扶危济困,赢得极高声誉。
众多武林人士敬仰其品德,纷纷归附,林家逐渐发展成为武林第一世家。
而且,林家与称雄一时的关陇门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二者相互扶持,在政治和江湖领域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。
自此,慕容家和林家,因那秦王宫的秘籍,分别承载着燕国和赵国的复国之梦,各自家族踏上了不同的命运。
时光匆匆,来到西晋末年,天下大乱,风云激荡。曾在西汉遭罢黜的诸子百家,宛如古老的不灭火种,于这乱世再度熊熊燃起。
这,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!慕容、拓跋、独孤、宇文,还有诸多门阀士族,纷纷踏上征伐拼杀之路,且看这乱世,谁主沉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