值得熬夜看完的闺蜜齐穿互助,在年代文里当配角小说阅读

更新时间:2025-03-28 18:46:22

>>>>《闺蜜齐穿互助,在年代文里当配角》 在线阅读<<<<

温宁萧焕作为主角的穿越架空小说《闺蜜齐穿互助,在年代文里当配角》,讲述一段温馨甜蜜的爱情故事,是作者“木倾歌”的一部完结原创作品,,故事内容简介:沈棠微微一笑,“婶子,您别急。我们姐弟三人是有点事想麻烦村长叔。昨晚你们可能听说了,知青院的老知青和我们起了点矛盾。我弟……

温宁眨了眨眼,逗他,“姐姐会变魔术呀!”

小逸显然不相信,但也没有再多问,他很乐意被姐姐这么哄着。

温宁揉了揉他的脑袋,“小逸,下一站我们到津市,姐姐的一个朋友会上来。她以后会和我们一起生活。”  

姐姐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京市,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津市的朋友呢?小逸迷迷糊糊地点头。

沈家

“叔叔婶婶,我来接新媳妇了!”

沈棠的叔叔婶婶看着一个穿着黑西装大腹便便的男人走进沈家,手里还拎着两匹高档呢子面料、一条名牌烟、两盒水果罐头。

沈棠的叔叔婶婶笑盈盈地迎上前:“哎呀,赵厂长,您来了!快坐快坐!”

五十岁的赵厂长喊两个四十岁的人叔叔婶婶,脸皮也真够厚。而这对夫妻,居然还能笑着答应,也真是不简单!沈棠一阵恶心。

赵厂长被请到餐桌旁坐下,随手掏出一沓钞票递给赵曼玲:“婶婶,这是彩礼。”

“赵厂长,您这人就是大方,棠棠嫁给您啊,那真是她的福气。”赵曼玲忙不迭接过,眉开眼笑地数了数,随后捧进卧室藏到枕头下。

沈浩宇着急工作的事情,不断给沈明涛使眼色。

收到暗示的沈明涛和赵厂长喝了两轮后,问道:“赵厂长啊,不知道咱家浩宇什么时候能去钢厂上班?”

“今晚洞房花烛夜之后,明天就让浩宇来上班。”赵厂长眯着眼睛瞟向沈棠,露出暧昧的笑。

赵曼玲大喜,伸手推了推沈棠,“你这丫头杵的跟块木头一样,赶紧给厂长倒酒啊!”

“赵厂长您多喝点。”沈棠露出假笑,倒了满满一杯酒,赵厂长接酒杯的间隙,还想揩油。

沈棠眼神一冷,迅速躲开,开始挨个给桌上的人倒酒。

看着几人推杯换盏,她眼底闪过一抹冷芒。

喝吧,尽情喝,待会儿都是我案板上的肉。

赵厂长喝得兴起,目光又色眯眯地盯向模样清秀的沈馨柔,

沈馨柔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,还没开口,忽然觉得头晕目眩,身体发热。

“妈,我头有点晕,先回房休息了。”

“行,去吧。”赵曼玲随口答应,根本没在意。

沈棠冷笑目送沈馨柔回房,又重新拿起酒壶为几人倒了一轮酒。

不出十分钟,赵厂长、沈明涛、赵曼玲和沈浩宇接连昏睡过去。

“赵厂长,既然你这么舍不得沈馨柔,我就成全了你们。”

将赵厂长扔到床上,沈棠拍了拍手,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
在这个年代,异性男女之间即便什么都没发生,只要脱了衣服躺在一起,都会被人诟病,说不检点。

处理完赵厂长,沈棠走进赵曼玲卧室,取出她藏在枕头下的二百块彩礼,

随后,她又从杂物间墙洞里掏出那个木盒。

里面有现金850元,津市和京城的三套房的房产证,以及一堆粮票、肉票、工业票、布票、糖票……

沈棠催动意识,将整盒东西收进空间。

看到叔叔、婶婶和沈浩宇躺在地上昏迷不醒,沈棠拿起棍子狠狠捶了他们几十下。

酒里下了充足的**安眠药,等药效褪去,非疼得他们满地打滚不可。

沈棠打的手酸了才扔下棍子,快步离开了这个折磨原主十多年的家。

“棠棠!”

刚在火车里找到自己的座位,就听到一声熟悉的呼唤,抬头一看,正是温宁。

两人激动地抓住对方的手,眼中满是欢喜。

夹在两人之间的小逸,看着两人亲昵谈话的模样,一双圆溜溜眼睛瞪得很大。

察觉到小逸炙热的目光,沈棠低头一看,顿时被这漂亮的小男孩惊住了。

“哎呦,这是谁呀?”

温宁伸手揉了揉小逸的头发,“这是我五弟小逸,和我们一起下乡。”

小逸软软地喊了声姐姐。

沈棠激动得直捏他的小脸蛋,软乎乎的触感让她忍不住笑了出来,“有了这个小家伙,以后我们的日子可更有趣了!”

沈棠把手伸向她的包袱,实际上是从空间里,取出了三个被油纸包好的鸡蛋糕,笑眯眯地递给小逸。

“小逸,来,给你吃!”

这鸡蛋糕软软的、弹弹的,油香四溢,小逸忍不住咬了一口。

吃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儿,露出两个小酒窝,沈棠看得心都快化了。

火车晃晃悠悠地行驶着,车上人多而杂,温宁神情警惕地扫视车厢里那几个眼神不怀好意的男人。

这个年代人贩子拐卖妇女儿童的事情时有发生。她们好不容易踏上新生活,绝不能在这里被人算计祸害了去。

温宁朝旁边的沈棠靠了靠,小声咬耳朵道:“晚上咱们得守夜,我盯下半夜,你盯上半夜。”

沈棠点头,又悄悄约定:不管是上厕所还是接水,必须结伴而行,谁也不能落单,免得让人钻了空子。

就这样,两天两夜的车程,凭着两人的小心与坚持,这一路有惊无险。

第三天中午,她们到达了目的地、

站台上人头攒动,温宁和沈棠抱着包袱,一手牵着小逸,小心翼翼地随着人群下了火车。

刚出车站,温宁就看到不远处,两辆破旧的牛车边站着两人一边抽着旱烟,一边留意人群,似乎在等待什么人。

“应该是来接新知青的人吧?”沈棠低声说。

温宁点点头,走上前,那位中年汉子主动迎了上来,笑呵呵地开口:“是今天去大梨树村报道的新知青吗?”

“大叔你好,我是来自京市的温宁,这位是来自津市的沈棠,我们坐了同一趟火车,已经在车上认识过了。我们都是去大梨树村下乡的知青。”

温宁爽朗大方的开口做了介绍,顺便亮出和沈棠关系好是因为两人在火车上提前认识了。避免在下乡生活中引起村民的怀疑。

“温知青,沈知青你们好。我是大梨树村知青点的点长李贵山,这是我们村负责拉牛车的张老根张大爷,我们是来接你们的。”

李贵山目光扫过攥着温宁的衣角,眼睛黑亮怯生生的小逸身上。

“这小娃娃是温知青的家属?”

李贵山之所以这么问,是因为从他拿到的资料里,京市的温知青会带着弟弟一起下乡。

“对,贵山大叔,这是我弟弟小逸。”

“哎呦,这么小的娃娃就跟着一块来,够有魄力,是个小男子汉呢!”李贵山听了,脸上露出一丝心疼。

确认了身份后,李贵山和张老根手脚麻利地帮她们把行李放到了牛车上。

“今天应该有六个知青过来,现在就接到你们三个,剩下的三个,火车大概两个小时后到站。”李贵山边整理着包袱,边说道。

听到还有人没到,温宁上前一步,笑着问:“贵山大叔,我们三人坐了两天的火车,浑身都快散架了,能不能趁着这两个小时,到附近走走?”

“想去转转啊?”

李贵山瞥了她们一眼,随即摆了摆手,“行,你们就在附近逛逛,小心点。”

道了谢后,三人走出车站,看着过往行人个个都顶着乌黑茂密像棉花团似得的头发,沈棠忍不住感叹,“这发量放21世纪,多少人得羡慕哭啊。”

温宁忍不住笑出声,“没有食品添加剂和乱七八糟的生活节奏,这身体底子就是好。”

小逸仰着小脸,听着两个姐姐的对话,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。

逛了会儿,看到一家国营饭店。

自打穿到这里,她们都没好好吃过一顿正经饭,这下可逮住机会了。

两人拉着小逸走了进去。

饭店布置很简单,桌椅老旧规整,空气里飘着菜香。

温宁看着窗口上手写的菜单,“来个青椒鸡蛋,再来个辣炒鸡丁和糖醋肉吧。”

三个菜,对于这个年代来说,已经是很丰盛的一餐了。

国营饭店的大师傅手艺果然不一般,青椒鸡蛋软嫩喷香,辣炒鸡丁麻辣开胃,糖醋肉外酥里嫩、酸甜适口。三人吃得心满意足。

吃过饭,他们回到牛车停放的地方。

远远地就看到张老根坐在牛车旁啃一个粗面馍,而李贵山也吃着自带的干粮。

那干巴巴的饼子,看着就硌嗓子。

她们肚子里吃得暖暖的,再看两位接站的大叔大爷只能吃这种干瘪瘪的东西,温宁和沈棠心里有些过意不去。

“贵山大叔,张爷爷,刚才我们吃饭时多买了点,分给你们尝尝。”沈棠掏出四个鸡蛋糕和两个麻油菜包,递了过去。

李贵山和张老根都愣住了,连连摆手:“哎哟,不用不用,这东西多金贵啊,给你们留着吃!”

“拿着吧。”沈棠笑着硬塞了过去,“吃点热乎的垫垫肚子。”

推辞不过,两人腼腆地收下了,脸上露出感动的笑意。

李贵山掰了一半鸡蛋糕,小口小口地吃着,剩下的小心翼翼地装进了自己的布袋里。

张老根则是把东西都包好塞进上衣口袋里,嘴里念叨着:“带回去给家里的小孙子尝尝,这香啊!”

温宁和沈棠见状,也没多说什么,只微微一笑,觉得这两位是老实人值得结交。

瞅着沈棠从包袱里掏出东西,小逸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了一点弧度。

他早就发现了,姐姐们的包袱什么都有!掏了这么多出来,却一点也没瘪下去。

不多时,剩下的三个新知青也陆续赶到了。

来自贵省的女知青赵慧敏率先走来,一头清爽的短发,五官端正,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衣,袖口卷起,利落得很。

紧随其后的是来自川省的两个男知青,郭明辉和孙志远。两人都是寸头,浓眉大眼,白衬衣外套着灰色中山装,衣着讲究,走起路来带着一股自信劲儿,显得格外精神。

温宁脑海里浮现起原书剧情,这个赵慧敏在恢复高考后,一举拿下贵省状元,后来成为医学院教授,教出了无数优秀学生。

点长李贵山仔细核对了三人的信息后,笑呵呵地挥了挥手:“行了,行李放到牛车上吧,咱们这就回村。”

从车站到大梨树村,需要坐三个小时的牛车。

沈棠、温宁和小逸坐在一辆牛车上,赵慧敏、郭明辉、孙志远坐在另一辆。

沙尘飞扬,车轮碾过的声音嘎吱嘎吱作响。

沈棠紧紧抱着包袱,一边揉着酸疼的腰,“这比坐火车还难受,骨头都快散架了。”

温宁靠着牛车沿,也有些吃不消,“忍忍吧,马上就到村里了。”

小逸乖乖地坐在姐姐们中间,没说话,但小手紧紧抓着车板,软乎乎的脸蛋皱成了包子。

三个小时后,牛车终于缓缓驶进了大梨树村。

进入村子的那一刻,视野豁然开朗。

秋收在即,大片的金黄稻穗在风中摇曳,像金色的波浪一样铺满了大地。

田地里,有戴着草帽的农人弯腰劳作,有穿着旧衣服的孩子们光着脚在田埂上奔跑……靠近村子的地方,几个和善的婶子奶奶围坐在一起纳鞋底,偶尔抬头看看过路的人,笑容温暖而纯朴。

这幅画面,与院长妈妈曾经形容的乡下生活一模一样。温宁嘴角微微上扬。

牛车摇摇晃晃地穿过田间地头,拐了一个弯,又走了十来分钟,终于到知青院了!

李贵山拽拽绳子,牛车嘎吱一声停住。

“可算到了!”温宁、沈棠和小逸一齐从牛车上跳下来,三人出奇一致地伸了个懒腰,舒展着酸痛的身体。

温宁目光四处打量了一番。知青点远离村民的房子,被连绵的大山包围,简陋,但看起来十分清净。

赵慧敏、郭明辉和孙志远也各自拿起行李下车。几人一边活动身体,一边好奇地环视着四周。

“走吧,先把你们安顿好。”

李贵山挥了挥手,领着六人朝着知青院走去,边笑呵呵地说:

“咱们这个知青院,一共三间房,男女各一间,还有一个厨房。现在这里住着五个老知青,他们是两年前来的。”

“两个男知青,琼省的江旭东,苏省的王海峰;三个女知青,琼省的李春兰,赣省的林晓霞和陈玉梅。去年呢,也来了三个新知青。不过……”

李贵山摇摇头,叹了口气,“一个男的犯了错误,乱搞男女关系,被送去蒙省农场改造了。另外两个女知青,一个嫁给了本村村长家的儿子,一个嫁去了隔壁村。”

他说到这儿,目光特意扫过了温宁、沈棠,还有赵慧敏,脸色严肃地叮嘱道:“姑娘们,我可得多说一句,男女相处要合理,千万别让有心人给算计了清白。

要知道,一旦出事,不是被拉去改造,就是只能嫁进村子里了。这可是要影响一辈子的事儿啊!”

这话一出,气氛顿时有些凝滞。

温宁和沈棠脸色微微一白,心里不由得沉了一下。

这个年代,村里有些娶不到媳妇的混混,确实会把心思动到知青身上,尤其是像她们这样有文化、家境相对不错的知青。如果稍有不慎,被算计了去,那后果不堪设想。

沈棠偷偷看了温宁一眼,心里已经打定主意,以后低调做人,谨慎使用空间里的物资和钱票,免得被人盯上了。